Fwd: 华中科技大学: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cai 发表于 2003/10/13 14:47 华中科技大学校友论坛 (www.hust.org)

加跟贴 发新贴

送交者: 喻家山 2003年10月13日09:29:39 于 [教育与学术]http://www.bbsland.com

秋日的华中科技大学校园,鸟语花香,楼高林阔,空气中弥漫的花草的香气中略带一丝甘

甜,沁人心脾。

  登上喻家山俯瞰掩映在丛林中的这座宏伟的大学城,满目葱茏,一句老话油然跃上心

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木的成长需要阳光雨露,同样,人要成才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作为我国培养高

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华中科技大学十分注重为青年学生营造一个优良的成才环境。为此

,该校从20世纪90年代在全国高校中率先进行了文化素质教育的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

  近10年的改革实践证明,文化素质教育推动了学校的课程体系改革,由过去狭窄的专

业教育转向厚基础、宽口径,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

挖掘,是新时期教育思想的创新。

办大学就是要办一个氛围

  早在1994年,时任校长的杨叔子院士针对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重理工轻人文、重专

业轻基础、重知识的传授轻素质的提高等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倾向,提出要在高等学校开

展文化素质教育。他说,人文教育具有基础性地位,科学教育应该与人文教育相通相融。

两者相通相融,就可能使受教育者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浑成一体,培养出“全人”,即全

面发展和主动发展的人。

  高等教育专家、博士生导师刘献君教授熟谙高等教育的历史和发展,他和笔者谈起文

化素质教育显得有些激动:一些著名大学的学生和其他大学的学生相比,所学的课程、所

用的教材大同小异,但毕业后,一般而言,素质有较大的差别,原因何在?关键在于学生

感受的环境和条件。一所学校的力量更主要地来源于她深厚的文化积淀能使学生产生深层

感受和体验的强度。重视营造环境,让师生处于一个良好的氛围之中,我们教育目标的外

化形式便会在潜移默化中上升为他们的内心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办大学就是要办出一

个氛围,文化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要营造一种氛围,一种无处不在、润物细无声的良

好氛围。

  为此,当时的华中理工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学校把人文教育与科技教

育相融合作为办学指导思想,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参加的文化素质

教育领导小组,建立了国内第一个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学校每年投入50—100万元用于

基地建设。

  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学校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这个体系由

三个层次、六个方面组成。三个层次:第一课堂(主课堂)、第二课堂(课外科技文化活

动)、社会大课堂(社会实践活动)。六个方面:建立并实施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实

行人文学科辅修专业制和双学位制;开设人文选修可和举行中国语文水平达标考试;举办

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讲座;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和社团

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讲座、交流、读书一体化的“人文工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并纳入教学体系。

独树一帜的“人文工程”

  2001年6月17日,华中科技大学西五楼117教室座无虚席,掌声、笑声不时响起,由著

名历史学家张岂之、李文海在这里所做的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的讲座吸引了500多名华中大学

子。面对这种盛况,张岂之先生十分感慨:没想到在一个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竟有如此

浓厚的人文氛围。

  据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任刘献君教授介绍,像这样的人文讲座,该

校已举办了800多期,杨振宁、杜维明、杨叔子、章开沅等学术大师先后登台授课,吸引了

30多万人次的大学生听众,能容纳350人的讲座专用教室几乎场场爆满,有的同学甚至提前

两三个小时占座位,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校园人文风景线。

  在该校大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大学4年,如果没有听过人文讲座,将是大学生

活的遗憾。” 该校出版社出版的《大学人文启思录》系列丛书,融海内外近百名知名学者

的精彩演讲于一堂,深受广大学人的欢迎,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它被众多学者誉为“

重塑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力作”。

  高品位的人文氛围潜移默化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灵。有学生说,“人文讲座犹如一弯清

澈的小溪从我们的心田流过,净化了我们的心灵,提升了我们的思想境界。”船海系的傅

志明同学说,“素质并不是完全可以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要靠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的积

累,这首先在自己心里就要有一个言行标准。听了人文讲座以后,自己心中或多或少有了

些标准,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科学人文 相融相通

  让理科生学点文史哲,让文科生学点数理化,这是华中科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着力的

一个重要方面。

  2002年4月,由华中科技大学黄素逸、黄德修等教授主编的《高等学校科学素质教育丛

书》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

  《高等学校科学素质教育丛书》作为“21世纪复合型人才的入门读物”,其宗旨是成

为“使读者终身受益的基础教材”,既着眼于对能源、环境、生命、信息、材料、管理等

现代科学技术的展示,又立足于普及和宣传,其目的是为了培养综合型、创造型的人才。

  周济院士担任了丛书编辑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他在序言中说,21世纪是“大科学时代

”,人类在探索真知的历程中将更多地发明、发现,开发高新技术造福于人类。艺术和科

学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会合。人文和科学的终极目标都是追求真理的普遍性,这是人

类活动中最高尚的部分,因而,人文与科学的融合将带给人们新世纪最美好前景。

  2003年3月15日,这是一个特别的周末。尽管室外风雨交加,但在东七楼的一个教室里

却是热气腾腾,来自电气学院、材料学院、生命学院等十余个院系以及机关部处的教师、

干部正在倾听著名哲学家涂又光教授讲授老子《道德经》。这是笔者在该校举办的“经典

名著读书班”上看到的一幕。

  谈起举办“经典名著读书班”的缘起,该校党委副书记刘献君告诉笔者,教师和学生

接触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全面提高教师、干部的人文素养,从而使他们能够结合日

常工作和专业课教学进行人文教育,是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我们进一步深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关键。

  为此,学校通过举办“经典名著读书班”,总结高校教师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

的经验,研究优秀教师成长的规律等,努力使文化素质教育跨入新阶段。

  前不久,该校教科院组织了部分博士生、硕士生,就“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

议题,对60多位教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采访,总结了他们的相关经验,撰写了系列文章。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一书,已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科学人文相通相融则“育人”,相割相离则“制器”,大学的主旋律是“育人”,而

非“制器”。为此,学校从1999年起,当时的校长周济提出在学生中开始实施“新世纪辉

煌工程”,开展一系列教育、科技、文化活动,帮助大学生把握时代脉搏,树立雄心壮志

和敢为天下先的豪气,将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的作风紧密结合,将祖国的命运与个人前途

紧密结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在中国现代化

事业中创造辉煌。

  学校提出以文化节为契机,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

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以科技节为载体,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献身精神,努力使他

们成为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在文化节期间,由大学生们自己组织的“校园歌手大赛”、“诗歌朗诵大赛”、“醉

晚亭器乐欣赏晚会”等传统项目与“模拟股市”、“模拟法庭”、“文学作品竞赛”、“

英语系列讲座”等近百种院系特色活动互相融合,形成了一个精彩纷呈的文化大舞台。在

科技节期间,学校组织了“网页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网络辩论赛”等系列

科技活动。1998年,该校获第二届中国大学生电脑大赛优秀组织奖,“IBM杯”计算机技能

竞赛一等奖, IBM俱乐部在全国大学生网页大赛中一等奖。1999年,该校作为湖北省代表

队获第二届中国互联网络知识大赛银奖,获湖北省“汇凯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

赛团体总分第一,湖北省电视电脑大赛冠军。这些科技活动打破了主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壁

垒,打破了学校与社会的壁垒,在培养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相互协调能力、个性和创新

精神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加跟贴 发新贴校友论坛索引首页

Powered by AFpost Thu Dec 27 23:23:23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