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园之路
rossignal 发表于 2000/04/24 23:02 华中科技大学校友论坛 (www.hust.org)
华工园之路
虽然远在千里之外,却常常想念喻家山下美丽的华工园。刚刚离开那里不久,却已经在那里走过了十二个春秋。我一直是走来走去,一直没有买部单车。喜欢走路,使我更有机会感受华工园中的每一条路。
刚进校时住在南边。当时印象最深的就是每条大路的两旁好象都是高大的法国梧桐。父亲送我来华工。临走前的那晚,父亲和我漫步在南一舍后面的小湖边,也就是现在的南四路上。父亲问我还有什么问题没有。我想了想说,其它的暂时倒没什么,就是去澡堂洗热水澡带着眼镜可能有些不方便。父亲笑了,是有点麻烦,邀个同学一起去吧。边走边谈,看了看东边的大操场,也看了看东边的学生澡堂。只觉得四周是那么恬静。梧桐树显得越发高大,人显得越发小了。那婆娑的枝叶温柔地笼罩着你,象要揽你融入那路的尽头。特别喜欢对着路灯看梧桐树叶,喜欢那温暖而透明的绿和黄。
后来到了西边。走的最多的就是从西五舍旁进青年园,过园中的小桥,斜对着老图书馆与西五楼之间的十字路口穿出来,再斜穿过老图书馆与南三楼之间的那片樟树林,最后到达南一楼。偶尔在宣传栏边停一停,看看学校最新的发展动态。春去秋来,不经意间感受着一路上一天天的变化。
刚进校不久,轮到我们那两个寝室去巡夜。半夜里在青年园中的亭子里小憩。四周少灯,小路两边,尤其是树下面草很厚。大家开玩笑,不要被蛇咬了,或者中了埋伏。几年后,听杨叔子老校长说起华工是森林大学城。心想,大一时倒更象丛林。
不经意间,整个华工园中都进行了杂草旁枝的修剪和整理。没有杂草相拥的花卉和树木出挑得更加秀丽。更引进了银杏、樱花、紫薇等30多种观赏性乔、灌木,并对校内原有的观赏性树种进行了移栽、合理调整布局。华工园变得越来越漂亮和明朗。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小桥边多了块小小的汉白玉,上面刻着“寸草报春晖”。在湖边的一溜柳树下,要不注意,你可能真就将它漏了过去。
湖中的水也更清澈一些了。毕业生们捐资清理了淤泥,栽上了荷花。于是便有了湖中的那对海豚越出田田的荷叶。
在湖边,当年华中工学院建校指挥部的原址上树立起了建校纪念碑。整个纪念碑造型为四棱锥尖上顶起一个圆球,象征着当年以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和南昌大学各一部为主体共同创建华中工学院。正面碑身上刻着老校长朱九思先生亲笔题写的“华中工学院”五个大字。背面碑身铭记着当年不平凡的创校历程。其后,离碑基不远处,一块大石卧在平整的绿草中,石面上镌刻着一个红色的大字“源”。这是湖南校友会捐赠的。是啊,这里就是华工校友的精神之源。环绕纪念碑的是精心培植的绿地,一直延展到湖边。连接着湖面的开阔,更衬托出纪念碑的清秀与挺拔。夜色中,从远处看那纪念碑在四盏聚光灯的拱卫下熠熠生辉,令人追想当年的光辉创业,而又昭示未来。
如今的青年园,春天桃李芳菲,杨柳依依;夏日荷花盛开,玉兰葱葱;秋来枫叶透红,桂子飘香;冬至腊梅傲雪,青松斗寒。我去过清华,复旦;也到过斯坦佛,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这些都是非常美丽的校园,但象青年园这般大的花园还不多见。各校自有各自的别致与美丽。正如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有万紫千红一样,高校也应该是百校齐鸣,才能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记得在圣巴巴拉分校,校友的办公室里,校友说,看看,这个你应该认得吧。原来工作站的大屏幕上正显示着从空中鸟瞰的华工园。现在我也将同样的照片作我的桌面墙纸。在那阳光灿烂的海边,校友指着对面说,哪,就在那一边。虽极目远眺,仍只见太平洋的海水与天一色。唯心里默想着越过这太平洋,再越过长江,直抵那喻家山下的华工园。
等到回到家里。母亲说,好担心你跌在太平洋里,万一真的跌下来,那可怎么得了?我笑着说,那有什么,我就是变条鱼,也要游回来。心里又不禁默想,要是真跌,也不知会跌在太平洋的哪一块;要游回来,首先得进吴淞口,然后逆江而上,过武汉长江大桥,进洞庭湖,再入湘江,一直到那离名字为“月亮岛”的江心洲不远的地方。看样子道阻且长,须得一口气游到才好。
我有时想华工有点象湘江,而清华,北大则更象长江黄河。湘江虽然不象长江黄河那么源远流长,那么波澜壮阔,却也茫茫来于衡岳,日夜江声下那洞庭。生我养我的湘江自然更令我感到亲切,尽管我从心底里由衷地赞美长江黄河。
我也曾想,为什么那些声名最卓著的大学多半都是历史较悠久的呢?如哈佛,耶鲁,还有北大和清华等等。我想,最主要的应该是建校早,易得先入为主之便的缘故。历史悠久,那么自然在最初,只有这唯一一所或者少数几所大学可供人们选择,自然更易荟萃最富潜质的杰出人才,自然一时缤纷灿烂,精英辈出,自然声名鹊起而更能招收新的佼佼者。已毕业校友的有形无形帮助更使之如虎添翼。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其优势是极其巨大的。此外,在天空中只有寥寥几颗星宸的时候,你会因其难得而更觉其格外明亮,由衷地引颈仰望而更觉其高不可仰;及至见得多了,对于繁星满天,纵使其中绝大多数比以前的星星明亮十倍,诚不能引其一瞥,以为不过伸手可及,自然一颗爆发的新星非有较前辈成百上千倍的亮度方能脱颖而出。同样,随着岁月的流逝,教育越来越普及,教育规模越来越大,大学也越来越多,人才越来越多,自然对人才的标准也水涨船高,精英的比例自然相应地就会下降。大学教育不再是少数贵族的天堂,大学的目标变成帮助更多的人们更接近真理,就象哈佛大学校训所说的那一样。在某种意义上更多的是人们选择了大学,而成就了所选择的大学。人们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即使象哈佛大学这样历史悠久的大学一直要保持其领先地位亦是面临竞争对手的巨大压力,而象麻省理工和加州理工这样的晚字辈的崛起更是难能可贵。经过四十七年,几代“华工人”的艰苦努力,华工终于在中国高校中崭露头角,怎么不令人感到激动与自豪?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则更须加倍努力和正确的发展方向。
出了青年园,就走进那片樟树林,其中亦有些杉树和枫树之类。早晨经过树林子的时候,迎着初升的太阳,看那光线射过树枝树叶间,常常感叹“初日照高林”那句诗的优美。亦会想起高中时看的<<青年近卫军之歌>>中的那句“战友们,迎着朝霞和霰弹前进吧”。走在小路上,听两旁同学们朗读英语,和灰喜鹊等小鸟的欢快鸣叫,越发让人感到林子的清新和平和。
上得坡来,白天就从南一楼的西门进去。晚上,则要绕到正门。有时就在主楼前的广场上散散步,瞻仰毛主席的雕像。伟人巨大的手正挥向华中理工的大门,掠过国旗旗杆,直指向武黄高速公路的入口,仿佛正率领他身后的华中理工阔步向前。融合了同济医科大学与城建学院两所兄弟院校的新华中理工大学不正要“雄关漫道真如铁,如今迈步从头越”吗?
看华工校史时,我常常由衷地钦佩首任校长查谦先生等创校者的远见卓识。查谦先生他们相信武昌未来的发展将扩展到当时偏僻的关山口地区。武汉去黄石的公路将会走关山这一边,交通自然会发达起来。如今华中理工大学正门的大门口正好就是武黄高速公路的入口。加上门前横贯东西,连接武昌市区和关东科技园的珞喻路,华工大门正对的是三面阳光大道。怎么不令人为华工,这新中国高教事业发展的缩影,感到激动,深深地感谢查谦先生等创校者为华工选择了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创业者艰苦卓绝的实干精神与远见卓识不正指明着华工前进的方向吗?
现在我在千里之外,想念华工园之路,更关注华工园的未来之路。在华工园中走过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就象本科时读席摹容诗中所说的“无怨的青春”,亲身感受了华工在这过去的十二年中阔步前进的豪迈。我为“学在华工”骄傲。尽管华工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只永远努力向前这一点已足以让我深深地为那片热土感动与骄傲。我自爱这华中理工大学质朴的六字,恰是”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校友论坛索引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