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武汉博导知多少?

jsj 发表于 2004/11/06 12:17 华中科技大学校友论坛 (www.hust.org)

加跟贴 发新贴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方舟子: 

  你好!我曾经是武汉大学的一名博士生,但是没有毕业就转到美国读博士,
还是很关注国内的动态。今天在网上看见这一篇文章,我觉得通篇充满不实之词,
不过这就是国内的现实。其中说的那个最年轻的博导真的有资格当选吗?还是因
为现在国内高教的大跃进造成的,想请你核实一下。至于张高勇院士:“向他请
教一次真的胜读几年书,他对本领域的最新动态了如指掌,清清楚楚地指明你科
研的方向,而且把你问的点上的问题转化为面上的问题,带动你完成质的飞跃。”
简直成了神人,我看只有风清扬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小明

  http://www.cnhubei.com/200410/ca597532.htm

  【楚天关注】武汉博导知多少?

  (2004-11-01 07:37:09)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记者余彬)

  今年9月,武汉大学17名副教授被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31岁,这在学界、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武汉有四千博导,位居全国三甲

  博士,顾名思义,是博学之士,知识渊博的人,在我国古代,博士相当于
“国子”、“国士”、 “大士”。在现代,博士是学位的最高一级。那么,比
博士更“厉害”的是谁?当然是博士生的指导老师了。我国研究生培养制度建立
之初,所遴选的首批博导多是学术造诣高深的老教授,是我国各学科领域的创始
人。

  近年来,随着博导制度建设的专业化、年轻化、多元化,以及评选体制的改
革、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博导数量不断增加。湖北省是教育大省,武汉是全国
的教育重镇,从博导的数量上可见一斑。据相关人士测算,仅武汉地区高校的博
导就有约3000人,加上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博导总数约在4000人以内。总数在
全国居于前三名。

  武大有800多博导,年龄最小仅31岁

  最近,武汉大学做出惊人之举,17名副教授当了博士生指导教师。

  据校方提供的信息,这批副教授平均年龄37.5岁,最小的31岁,都有博士学
位,都有留学经历,都有本领域领先的学术水平,都有过得硬的学术成果,都有
科研课题、项目和经费。

  “总之,他们完全够格当博导。”武大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周叶中接受记者
专访时说,“博士生指导教师只是岗位,谁状态好谁干。”

  周叶中还告诉记者,目前武汉大学共有博导800多人。他介绍,武大评博导
的权力已经下放到各个学院,院方评出来后,校方只认定一下。

  而在1995年前,博导的评审权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控制,此后权力下放到各
重点高校。眼下,已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

  淡化的趋势得到了省教育厅的印证。该厅学位办问青松处长对记者说,武汉
地区高校到底有多少博导,厅里没有统计,这是各个大学自己的事情。

  从前的博导,享受国家领导人待遇

  “我们读书的时候呀,只有学部委员才能当博导。”78岁的吴国栋是湖北省
老教授协会常务副会长,曾任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院长。“当时武汉地区那么多
高校,只有几位学术大师有资格带博士生。我记得有测绘学家王之卓、法学家韩
德培、数学家李国平、医学家裘法祖、农学家章文才。”

  那时博导少而又少,基本上都是院士,享受着跟国家领导人不相上下的待遇。

  改革开放后恢复导师制度,国务院于1981年11月颁布了首批博导名单,一般
都有留洋的博士学位。

  吴老2000年搬进武昌茶港地区一栋博导楼里,住房面积140平方米。吴老在
家里笑谈道,当年的分房排序,能看出当时博导的地位,而且博导与博导还有差
别。“排在最前面的是院士,紧跟着依次是学校的一把手、在职校领导、国家评
的博导、上世纪五十年代评的教授、正厅级离休干部、学校自评的博导、教授。”

  “后来高等教育发展很快,博士生越来越多,博导也跟着多,学校自己就能
评,也就不神秘了。”

  现在当博导,更多是荣耀

  与武汉大学不同,华中科大、武汉理工大、中国地大、华中农大、华中师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几所部属院校,博导的评审权仍掌握在校学位委员会手上,
在这些学校当个博导,是一件值得荣耀的事。

  华中农大学位办李春科长说:学校评博导是“通讯评估”,也就是“盲评”,
候选人的材料寄到谁手上只有我一个人知道,很严格的。该校共有150名博导。

  当博导到底有什么好处呢?知情人透露,博导的实惠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
让博士生当自己的科研助手,把自己从琐事中解脱出来;另一个好处就是免去了
上大课的烦恼。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200名教授,其中65名博导。博导每带一名博士生
算50个课时,带6名则有300个课时的工作量,相当于普通教授给本科生上300堂
大课,比较而言,前者轻松而后者何其沉重。

  相比之下,由于无权自选评定博导,省属高校的博导仍是“物以稀为贵”。
湖北中医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大学是少数几个拥有博导的省属大学,博导
总数仅在80名以内,其总和不及武汉大学一家的十分之一。

  武汉科技大学评选博导有许多硬杠杠:须是教授,有博士学位,有9篇论文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其中至少有2篇被三大索引收录,获过省部级三大奖,有课
题、有项目、有经费。用这些杠杠评下来,该校91名教授只有19人荣任博导。

  博导是学校的门面,能得到特别的爱。湖北中医学院博导人数在省属高校中
名列第一,有29人,带着100余名博士生。该校特别设置了博导津贴,每月350元,
在此基础上,每带一名博士生每月再发津贴100元。该院研究生处处长马骏说,
博导们都是身怀绝技的老中医,他们如果“下海”的话,远远不止赚这么一点津
贴费,这笔钱体现的是学校对他们的尊重。

  最老、最小博导,均出自武大

  由于没有一个机构牵头来管武汉地区所有的博导,记者多方比较,初步锁定:
健在的最老的博导是韩德培,最小的博导是尚政军,两人均出自武汉大学。

  93岁的韩德培老先生头脑清醒,风度翩翩。这位国际法专家于1981年首批入
选中国博导阵容,担任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名誉会长、湖北省法学会名誉会长。如
今老先生已是桃李遍天下,他的许多学生已经是博导了,武大副校长、国际法博
导黄进就是其中一位。

  最小的博导尚政军,2002年博士毕业,2003年晋升为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副教
授,今年又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其年龄正好是韩德培教授的三分之一。他有3
篇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手头正主持3个科研项目,经费41万元。

  博导大户,仍是院士

  从武汉各高校目前的情况看,两院院士仍是带博士生的热门人物,他们大多
是博导大户。

  华中农业大学的张启发院士算得上是博导大户,总共带了50多个博士生,正
在带的还有31个。张院士是我国生命科学领域大师级的科学家,他先后主持过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水稻基因图谱等十余项重大科研课题,手头上正在
做着总经费1.8亿元的水稻基因项目。校方专门给他配了四、五个教授,联合指
导博士生,他负责大方向,教授们负责各自方向,学生则专攻各自的子课题。

  双院士李德仁是全国最优秀的博导之一,带着数十个博士生,他指导的三名
弟子的博士学位论文先后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学术界引起轰动。李院
士带博士生的诀窍就是争取国家重大课题,组成教授、副教授、博士后、博士生、
硕士生联合攻关团队,在实战中完成高水平论文。

  许多院士都是采取导师小组的模式带博士生,因为“院士的博士生实在是有
点多,一个人无论如何也带不过来”。

  武汉科技学院程胜慧副教授正在武汉大学化学院攻博,师从张高勇院士。

  张院士是大忙人,既是武大教授,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还是轻工行业首席
科学家,在全国“有好几张办公桌”。程胜慧说:“向他请教一次真的胜读几年
书,他对本领域的最新动态了如指掌,清清楚楚地指明你科研的方向,而且把你
问的点上的问题转化为面上的问题,带动你完成质的飞跃。”

  程胜慧等人平时由副博导带,副博导是留英8年的博士,也是院士的老学生。
日常管理由刚毕业的博士负责。

(XYS2004110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加跟贴 发新贴校友论坛索引首页

Powered by AFpost Thu Dec 27 23:23:28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