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学人:汪潮涌
发信站: 武汉白云黄鹤站 (Wed Jul 26 19:26:34 2000), 站内信件
汪潮涌一年融资2亿美金
1965年出生于湖北一个普通家庭。15岁考入华中理工大学。19岁成为清华大学经管
学院首批MBA班最年轻的学员。
1985年20岁赴美国留学并获美国罗格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和金融博士候选人资格。
22岁进入华尔街大通曼哈顿银行纽约总部,从事不动产融资与金融资产证券化业务
。
1990年进入标准普尔评级公司,担任纽约结构融资债券部副主任。成为来自中国大
陆的第一位标准普尔高级职员。
1992年,在美国《债信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破产概率与债信变化》报告,获标准
普尔年度总裁奖,并入选《普尔工商名人录》。
1993年,受聘于摩根·士丹利,由纽约总部派往香港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任
高级经理,负责中国公司股票融资业务。
1995年被提升为亚洲公司副总裁并调任北京代表处,任首席代表。
1998年5月从摩根·士丹利辞职,全职担任国家开发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顾问。
1999年5月创办信中利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和美国融信投资控股公司。
2000年5月,在信中利公司内部信息网的基础上推出中华资本网。
在一年时间里,信中利公司为12家高科技企业募集资金2亿多美元;为20余家政府机
构、金融机构、高科技企业担任投、融资咨询顾问;直接投资15家高科技企业,主要客
户包括北大青鸟、中国家庭网、中华在线、瑞星科技等,同时,还运营企业孵化器业务
。
以两分钟的时间看完汪潮涌不加任何修饰的简历,就知道,其间的故事是这张新闻
纸里容不下的。何况,他也不愿意再过多对媒体讲述自己的故事。
窗外是炎炎夏日,一袭浅色纯棉装的汪潮涌儒雅而洁净地清瘦着,得体而温和,和
他在国贸西楼那间不算豪华的办公室一样让人觉得很舒服。
“投资家总是在幕后的,一般不与媒体打交道。在摩根·士丹利的时候公司对我们
甚至有这种要求。现在,我接触媒体,并不是业务的需要,更多的是一种……传教的心
情。” 填补空白的定位—— 为中小民营企业投融资服务
信中利公司定位在为国内中小民营高科技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这是根据市场需
求,经过认真的可行性研究的,填补了国内一个空白。”汪潮涌现在对这一决策仍十分
满意,而做“第一”则是他一贯的追求。汪潮涌认为国内除了民生银行外,证券公司、
大投资公司基本上是忽视这块需求的;而国外大投资银行由于成本等等原因也不做这种
业务。“在摩根·士丹利,1个亿美金以下的项目都是没兴趣做的。”这是一个断层。这
些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之迫切显而易见,而汪潮涌引入国际资本的优势大得用武之地。
汪潮涌说,别看今天这些民营企业小模小样,可它们是未来新经济的中坚。而我仅
仅凭着早入手就得以与他们为伍,做他们的顾问,这是我的幸运。以后的华尔街回归者
恐怕很难有这样的机会了。
而许多外国投资机构虽有投资中国的想法,但由于语言、文化、商业环境等背景的
隔膜,总觉得进中国门槛有些高,需要有国际化运作能力的中介机构介入,而这正是汪
潮涌的优势。在他这一年做成功的投资顾问业务里就有一些客户是从未在中国投过资的
外国公司。
而且,与民营企业打交道强调的是专业性服务,“灰色”的东西少,对“关系经济
”不在行的汪潮涌来说也是一种“扬长避短”。无可匹敌的业绩—— 国内民营投行顾问
和天使投资第一人
“国内不少企业比我勇敢多了,对融资程序、基本礼仪都不甚了了,两手空空就敢
出去找投资人,希望凭一张嘴说就引起投资人的兴趣。其实这很天真。”与此相反,汪
潮涌在业务上经验老道。从业绩上讲他是国内目前最大的民营投资银行顾问和天使投资
人。这显然得益于他多年海外投资银行从业背景,他的专业素质、职业精神、国际资本
市场整合能力。
“投行顾问是所有顾问业中的最高境界,虽然回报已经很丰厚了,但毕竟是人力资
源密集型的产业,是一种很难复制的服务,要追求更高的回报,自然要进行直接投资。
”
目前,汪潮涌更侧重竞争更激烈、回报更高的风险投资。与一般风险投资基金不同
,他的投资大部分是个人资金。“我投的企业有2、3家可能在纳斯达克上市。”
汪潮涌直接投资的制胜法宝是基于投行顾问的独特运作方法。在为企业做投行顾问
,提供私募、购并、战略咨询中发现有前途的项目,选择已处于成长期的参与投资,以
贯彻他坚持的“变现战略是投资首要考虑因素”。
身兼投行顾问和投资人双重角色时,基于对汪潮涌筛选、孵化项目能力的信任,更
相信他对自己财富的爱惜,他的融资能力也随之提升。
“像我这样的人,在华尔街还有很多,但在我之前,没有人跳出来这么做。就我所
知现在有一些人回国来做类似的事了,也许会形成这样一个风潮。”
“那么会加大竞争压力吗?”记者问。
“谈不上竞争吧。从经历和业绩来讲,大家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且,市场很大
,做还做不过来呢。”有骄人的业绩做支撑,加上表达上的平和态度,汪潮涌的自信并
不显得咄咄逼人。
谈到奋斗目标,汪潮涌要做的是中国的摩根和软银。
这是一次言犹未尽的采访。临别,汪潮涌送了我一本由他做中文版序的《沃伦·巴
菲特传》。那序言是一篇自然、真切的好文章,那样纯正的文风久违了。在读万科老总
王石、前大通银行全球并购部高级经理、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王冉们的精彩文字时
我也有这种汗颜的感觉。我想,将来无论有怎样的成功与失败,汪潮涌都将是一个值得
以一本书来书写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