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校-华中理工(科技)大学

zt 发表于 2006/07/18 10:32 华中科技大学校友论坛 (www.hust.org)

加跟贴 发新贴

怀念母校-华中理工(科技)大学

送交者: 西岘散人 2006年7月17日14:37:40 于 [教育与学术]

我是华工96届的,从进入喻园那天开始到现在已整整十年了,岁月如梭,感慨万千。前段时间拜读了华工95届一个哥们写的《流水十年》的大作,往事历历在目,情溢于胸。

选择华工对我来说是个偶然,当年没有发达的网络和咨询,所以对学校的了解很少。在浙江,也就浙大和上海,北京的几所学校不错。当年不小心考了个足以上浙大最好专业的分数,但是由于低估二十分(那时估分报志愿),在老师的介绍下,选择华工。说起来也搞笑,后来了解到实际上我们老师对华工也不了解,只是在报志愿的前夕也不知道在那里搞了一份中国大学排行榜,看华工排名靠前,所以就建议我试试。后来才知道那个排名榜就是现在争议颇多的武书连榜。如果存在排行榜误导学子,在没有网络等媒体疯狂传播的过去,我就成了第一批所谓的排行榜“牺牲品”。对我而言,选择华工完全是件偶然的事。而我考了高分,去了一个在浙江没什么知名度的学校,竟然成了父母在亲戚面前一件尴尬的事情。那时亲戚只知道我考上了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倘若问到哪所学校,当我理直气壮说:“华中理工大学 “,要不人家不知道,要不就是“华东理工大学,不错的学校”,开始还解释一下,后来也就习惯了。倒是我老爸在随后几年一直耿耿于怀,说我报错志愿了。毕业后几年里,随着华工(华科)在浙江的影响逐渐增大,而且每年录取线分数挺高,有人还向他咨询华工的情况,他稍稍改观,老有所慰。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但是再回首,选择华工依然是我不悔的选择。

说到华工,不得不谈谈华工的校园。当年第一次到喻园,就被绿化极好的宽阔校园所震惊。相比之下,高中的校园简直是方寸之地。第一感觉,这才是大学。华工没有象国内其他一些名校那样显赫的历史,在过去几十年里,除了一栋有点苏式特色的主楼外,其他建筑本身而言确实乏善可陈,尤其跟武大在这方面没法比。但是由于几代华工人对树木的爱惜,对绿化的重视,造就了一座面积近2平方公里的城市氧吧,在武汉这样脏乱的城市里,简直是一个奇迹。华工对绿化如此重视,而且化为一种精神的东西代代相传,或许源自第一代华工人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思索吧!当年刚进大学,以为大学都应该是这样的,后来走南闯北多了,国内的名校基本上都去过了,留学期间国外学校也去了不少,虽然各具特色,但是要找出绿化率这高面积这么大的森林般的学校,确是罕见。这也是华工校园的最大特色。现在偶尔翻翻大学拍摄的华工风景照,仿佛一阵阵清凉和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

大学四年,我总觉得自己混过来的。不像华工的工科学生那样,学业重,天天自习,真是辛苦,我们学经济的,课程安排轻松,大部分学生都在混,整个学院在华工感觉也成为异类,好像“学在华工”在我们学院被颠覆了。据说我们前面几届学风都很好,出国留学,考研都很厉害。而我们这届算是垮掉的一届。不知现在华工经济系学风如何?当然对于学经济,不想做学问的学生来说,混也未必不好。现在毕业几年后,发现现在做出成绩来的,确实当年那些混的不错的同学。这点来说,校园的混可能跟社会的混有相通之处吧!当然现在本科生就业压力这么大,估计没有多少学生天天混了,考研出国成为毕业后很人的不得不做的选择。

那时时候,华工的西门是敞开,东门更是开放的,南门前面摆满夜宵,还有奥斯卡,环球之类的录像厅,据说现在西门关了,东门外的一个村子也没挪走了,南门更是被整顿了,一切看来比以前更为有序和整洁,但是却缺乏以前那种的玩味和野趣!东门口的村落,鸡犬相闻,周末有时跟同学朋友穿过村庄到森林公园搞烧烤,玩耍,我比较喜欢那种相间小径的感觉,经常带在相机,在人烟稀少的乡间小道上散步,看到一个好景致,就拍摄记录下来,感觉很不错。临近考试的时候,大家又不得熬夜,搞通宵备战了,痛苦指数巨高。当然,也有一些同学照样轻松自在,除了一些有天赋之外,某些技巧也相当重要,这就不用明说了。

那时候的华工,学校刚刚开始搞人文讲座,每周末西五楼的人文讲座教室的座无虚席,可能在工科学校来说这种人文东西太少,物以希为贵,也从侧面反映华工学子对人文的渴求!现在不少人提到谈到华工或其他学校,攻击其缺乏人文底蕴且浅薄,觉得可笑。其实四年时间很短,你可以在北大读全国一流的文科学到很多知识,但是人文的东西未必能深入到你的骨髓,学到做人的基本道理和端正的人生观。看看现在北大张XX或复旦的陆XX的嘴脸,就知道现代中国大学微薄的人文气息,早已被铜臭的金钱味侵袭得差不多了。一个学校的人文底蕴等同于个人的人文底蕴?二、中国学校的人文底蕴是否只是过去时? 看看现在大学的大部分学生只想考研,出国,读个热门专业,找个好工作为学习目标的。看看每个学校的中文,汉语言文学和哲学之类的纯文科的招生可怜状,可想整个社会的浮躁。人文的东西某种程度上应该是超越功利的,纯粹的。可以说现在中国的大学普遍缺乏人文关怀!!当中国高校的老师教授真正能安心做学问,不要四处走穴作假卖文凭赚钱,学生选择专业出于自己兴趣而不要太多功利性的目的,那时我相信人文的东西才会开始进入中国人的骨髓了。所以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多点历史文化知识,卖弄一下,就觉得自己人文了。但是在华工,我至少记住了杨叔子的“先做人,后做事”,尽管这个人颇有争议,至少记住了老华工“团结,求实,严谨,进取“的校训,尽管现在校训也改了。

我只是普通的华工(华科)的毕业生,今天心血来潮,胡侃几下以表对母校的思念之情。

本文跟贴

10年啰 --- 俺也96届的 2006/10/13 00:41 (62 bytes)

加跟贴 发新贴校友论坛索引首页

Powered by AFpost Thu Dec 27 23:23:57 2018.